您好!注册登陆后会显示大图和更精彩内容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可 爱 的 覆 盆 子
作者|明道
光光的一根杆子,梢部已被截除,杆子上分布不少尖刺。在冬天植下,来年春天它就成活了,抽出细细的嫩嫩的叶。叶子渐渐长大了,起先是一张叶子包含五张小叶片,宛如手掌形状,但呈对称分布,后来在最下端又长出两张小小的叶片,最后是七张小叶片呈对称分布,边缘弯弯曲曲,煞是可爱。到了第三年初夏,就会长出甜甜的、酸酸的果实,这就是覆盆子,俗称牛栏莓,现在是淳北乡亲们的最爱。
鲁迅先生在散文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中描写过它:“如果不怕刺,还可以摘到覆盆子,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,又酸又甜,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。”我们大多数人的童年也有到野地采摘覆盆子的经历,虽然曾经被它的尖刺刺破了手,但那种充满诱惑的色彩和味道还是吸引着我们去亲近它,并乐此不疲。
大约是二十年以前,淳北有药商开始收购覆盆子。做药的果实必须是青果,而不是成熟的红果。那时候的价钱在每斤干果十几元,而大约三四斤生果可以晒成一斤干果。彼时有零星村民上山采摘野果,回家晒干或烘干出卖。后来价钱涨到三十几元,村民算算账蛮合算了,就有更多的人结伴上山采摘。本地的覆盆子摘得差不多了,于是他们结伴到外地采摘,如临安的昌化、於潜,桐庐的分水、百江等处,最远的到江苏省。一人开车,大家各分摊点油钱,来去路费就少了。两三天时间,回家来卖一下,每人七八百元甚至上千元,羡煞隔壁邻居。
那时,淳北的三宝之一山茱萸已经衰落,价格从每斤上百元掉到十元上下,只有原先的十分之一不到。看看覆盆子行情看涨,山核桃树不多的十都源半夏村的一些村民率先上山采挖覆盆子树苗,回家种植,开始了野生药材的驯化之路。移栽的时间一般在春天和冬天,春天移栽当年成活,冬天移栽来年成活,春天适宜栽幼苗,冬天适宜栽壮苗。因为覆盆子树属于灌木,质地比较柔弱,不像乔木强壮,所以当幼苗成活、周围野草丛生时,只能手工除草,不宜喷洒除草剂,否则野草与药材俱亡。
因为覆盆子价格年年上涨,村民辛苦并快乐地除草、培管它,看着它日渐长高并繁衍生息。三年一过,原先的一株成了如今的一丛一蓬,人可以钻入躲雨庇荫,地上草也少长了。村民看在眼里,喜在心里。到了收获季节,满株的果实惹人喜爱,采摘之后卖一下,一蓬树的收入有上百元。如今有了淳北中药材市场,吸引本省磐安、外省亳州等地药商前来收购,覆盆子的价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每斤干果一百四十元,半夏村户户栽种覆盆子,采摘的青果卖给药商,红果开发采摘旅游,今年收入多的二十多万,最少的也有两三万。半夏村是个面积广大、人口分散、人口较多的村庄,全村凭此收入超千万,超过了山核桃专业村的收入。覆盆子树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树。
现在,走进淳北农村,漫山遍野都种有覆盆子树。走昌文公路从县城到临岐镇,再往北到里口村(原夏中乡官田村),这里再分叉,右手到夏中瑶源,左手到审岭脚,一路进来都属于老淳安县的十都源。现在,整条十都源成了名副其实的“中药谷”,原先种植水稻的田野,现在大多种植中药材,除最普遍的覆盆子外,也有少量的三叶青、黄精、白芨、芍药等药材种植。我县从实验室出来的种植药材还有铁皮石斛、金线莲等。中药材行业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。今年,各种中药材的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,吸引着当地乡民上山采挖拔草,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当地野生药材资源会不会枯竭?届时若要驯化其他药材还有没有野生资源可资利用?以及驯化药材的药用价值相比野生药材会不会降低?一个全面保护自然环境、合理规划产业发展的生态种植时代已经到来。
淳北十五年覆盆子驯化栽种发家史告诉人们,只要发挥农民的能动性,并尊重市场规律,什么赚钱就种什么,农民就能自己找到一条致富路;也只有保护环境,呵护资源,才能使中药材行业获得长远发展,因为只有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。
|